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主持人骆新:各位网友好,欢迎大家收看正义网、腾讯网联合打造的两会听证会,我是骆新。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他们将就一个话题进行探讨,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先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包括“欧元之父”蒙代尔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经济疲软不振的时候可以通过发消费券甚至直接发钱的方式提振大家的信心,鼓励大家消费。其实在去年两会之前,我的一位同事,上海政协委员邢普就曾提出来是不是在现在的经济情况下让老百姓分享国家财政增长的福利,每个人发1000块钱,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今天我们所谈的话题就是“发消费券能拉动内需吗”。

刘尚希:发消费券能不能拉动内需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说绝对的能,也不能说绝对的不能,它作为一个短期政策是可以采用,采取的具体方式,像中国这么大,就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去摸索,去创造性的结合适合你本地的发行的方式,从杭州的情况看效果不错。我上次到了杭州,我问他们发消费券的情况怎么样,他们说效果不错。在成都消费券实际上都花出去了,并没有有的人把消费券卖了,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作为一个短期性的措施或者是权宜之计是可以用的,但是是不是全国性给每个人都发,我说那倒未必。像有的专家或者是建议讲的给每个人1000块钱,那种花法我倒不一定赞同。

主持人骆新:刘所长不愧是研究经济学的专家,他必须在前提情况下才能说它能不能促进内需。我们至少认清一点,短期内如果拉动内需,消费券是有用的,这个短期是持续多长时间?

刘尚希:一年之内。这个短期之内是眼前,它有一点的作用,当然发消费券还有很多的讲究,你是不是普发,每个人都一样的还是针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在不同的地方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

像台湾地区他采取的方式是大家都一样的,那种做法我觉得在我们大陆就不到时候,我觉得更倾向于发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针对他们,因为他们有了钱他们会花,这样扩大消费的总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效果更好。 同时针对这些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发放,消费券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消费的差距。我们老说收入的差距很大,其实最重要的是消费的差距,消费对类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有的人一辈子挣了很多钱他并不能完全消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消费,所以消费最重要,其实消费差距比收入差距更重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针对低收入群体,在短期内发放一定的消费券,我觉得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刘尚希:杭州发的旅游券有一个农村旅游券,是针对的农村的,你拿着这个旅游券到农村去旅游,这个有针对性,拉动农村的旅游消费,那给农民带来了收入。这个旅游券相当于什么?商场里头的返券,买了1000块钱的东西返你300块钱的券,你这300块钱的券你不用就浪费了,但是你再买东西可能这300块钱也不够。

主持人骆新:如果人们的消费预期不强的情况下,他不会拿这个券垫上这么多钱去消费,他应该想办法把这个券卖了,变成现金。

刘尚希:现在在商场里头的返券也有“黄牛”专门做这个生意,但是大家都承认这种方式,说明它是很有效果。他是觉得我拿的这个东西如果不去用的话,就亏了,所以自己拿点钱去买,甚至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种情况很多。所以各大商场都采取这样的营销的策略,等于是滚动式的,你再去买,自己500块钱,加上原来300块钱券,发了800,下次还惦记着去。

刘尚希:现在苏州也在北京发消费券,鼓励北京人到肃州区。鼓励他到那儿去玩。

刘尚希:消费券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同的区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譬如说消费券,刚才邓主任说了,你要发给穷人他肯定不会用,他自己搭钱进去那怎么可能。

刘尚希:刚才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券是食品消费券,还有培训券,培训券也是消费券的一种。所以我们不能一般想当然的理解成食品券,那你看是什么样的消费券,消费券也是消费券,旅游券也是消费券,但是它是针对有旅游欲望的,收入还可以的这样的人群去发放。我觉得想采取的措施像苏州到北京发消费券,不一定是这些消费券都能用上,当时它发出去以后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拿着这个券到苏州旅游去了。肯定有人去,到那边去一吃饭,一住宿,再一消费,那对苏州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苏州想的这个点子我觉得是很好的,这是世界上在原来食品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还有培训券,农民工可能失业了,给他这些培训的机会,那这个就相当于学会,提高了他的劳动的技能,以后有利于他找工作,这是好事。对他个人来说是好事,对他企业来说,他要招高素质的劳动力,将来也有条件,对国家来说也是好事,劳动力素质提高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相对于人力资本积累。所以这样的消费应当是鼓励。

主持人骆新:培训券甚至算是一种投资。

刘尚希:不算投资,像培训、教育、保健都是有消费的概念。人力资本投资,那个投资跟经济学讲的投资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证券投资和宏观经济学的投资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那是一种比喻。人类资本以前讲的资本,马克思讲的资本肯定不是人力资本的概念,它是扩展的。

主持人骆新:你分成三类,一种是实物类,可以直接购买物品,不管是家电还是吃的。第二种就是纯消费,我们去享受那些可能并不一定拿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像体验性消费,像旅游券消费,住宿、吃饭之类的。第三种是培训券,我们姑且把这个消费券可以理解为姑且除了培训之外的消费类,就是纯粹按这个消费的方式来说,发消费券的方式经济的总量是多少?

刘尚希:这个没有数学模型的计算能增长多少,现在发多少也不清楚。商场我觉得肯定是乐意搞这个的,我觉得对消费券的认识上,我跟邓主编稍微有所不同,你是我的老表,但是我们的观点可以不一致。消费券我们不能指望靠消费券来扩大消费需求。也不能说指望消费券能整个拉动内需,不能对消费券的指望值太高,但是有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它有作用,那我们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有一点是一点,没有一个政策或者说没有一个政策、手段可以是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或者是扩大内需。它有作用,那为什么不发挥它的作用呢?如果说方方面面都有这样小的政策,都在发挥它的作用的话,加起来就是一个可观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是可以鼓励各个地方去尝试。而且这个消费券的种类,它可以去创新,你看刚开始就是成都搞的食品券,杭州又搞旅游券,这个旅游券还针对农村的,这个就是一种创新,以后说不定还会创新出新的种类的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那些消费券。

主持人骆新:培训券他也发了。

刘尚希:培训券也是一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首先不要盖棺定论,这个东西不怎么样,别的地方不要搞了,我觉得既不要过头的肯定,也不要说这个东西不行,否定它。让他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我是持这么一种观点。

主持人骆新:您的观点是有总比没有强。

刘尚希:给低收入人补贴或者是发现金或者是给他低保,这是给他发消费券,实际上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一样,你这是低收入阶层,困难群体给他们发消费券。刚才邓主编说的,他说会产生挤出效应,这一点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对他们来说,他们是想买,实际上购买的欲望很强,没钱。在这方面发了他一个消费券,他怎么可能原来本来应该消费的他不消费了呢?除非这个群体它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变的,就像富人一样,他什么都有了,他没有什么消费愿望了,意愿没有了,这个时候你要给他消费券,他可能把那个消费券搁那儿了,甚至转化成现金存起来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主持人骆新:可是这个消费券不是针对穷人和富人,是所有人一视同仁。

刘尚希:食品券是针对低收入阶层,杭州也是这样的,但是旅游券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且往往是针对有钱人的,所以消费券不能一概而论,不然笼统的涵盖了,说它行或者是它不行,或者是肯定它或者是否定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再一点,当政府发这个消费券的时候,可能我们会有考虑,政府的钱是有限的,政府你拿这个钱,你可以多种选择,这个时候你要考虑一下,哪一种选择你是比较好的,效果很好,所以我同意邓主编刚才讲的这个,所以你去鼓励就业,鼓励创业,在这方面政府多发一些钱,我觉得这是应该的。

主持人骆新:如果他只有一块钱,因为咱们要探讨一个问题,假设政府就只有一块钱,它在投到消费券上是一种方式,投到补贴低收入人群,拉动就业和创业,它也需要钱,现在政府的财力不够,政府今年大概有9500亿的赤字,你还要发债券。只有一块钱,您说发到哪儿?

刘尚希:您这是考验女婿,丈母娘和老婆同时掉到水里,那去救谁,我们不能去做这样的假设,即使做这样的假设,如果是女婿的游泳水平很高,一手救一个。但是有人说不行,你只能选择救一个,这种假设跟我们的现实还是有距离的,它是可以兼顾的,但是不一定非此即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选择效果最好的。这里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因地制宜。有的地方发了,为什么有的地方没发呢?有的地方说,广东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可能效果更好,在全国来说,农民工就业的问题解决更有效果,所以它没有发这个。

像成都,像杭州它发了,他觉得对他这个地方是有效果的,发消费券要因地制宜,在这个意义上讲你也不能一概而论。

主持人骆新:有的地方说,为什么别的地方搞了,咱们不能搞。咱们就学习台湾地区的做法,在大陆人人都发消费券,香港不是这样做了吗?

主持人骆新:发消费券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刘尚希:那从整体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刘尚希:消费券不能笼统的都认为是消费券,现在成都是食品券,实际上发的也很少,100块钱,100块钱能买什么?不可能买一个彩电,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是去购买食品,如果是低收入阶层,困难群体,如果说量大一点,他也可以改变,不仅仅是食品,因为肚子是有限的,不可能天天吃,那能吃多少,那就针对一些家用电器。像现在家电下乡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费券,那13%给你退税,那么你去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甚至还包括摩托车还有汽车,那这是刺激了这方面的产品的销售,很多人现在农村里都开始买车了,我们老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把消费券就理解为就是买食品,那样的话,我们当前的现实,他早已突破了我们固定的框框。我们是多角度的去理解,消费券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它有它的作用。就是我刚才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它有作用,那我们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当然也有像刚才说的你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利是对拉动消费有作用,弊就是管理要得当,不能进了个人的腰包出现腐败,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弊大于利了,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事情在你没有去尝试和摸索的时候你很难下结论说它不好或者说它好。你可以摸索它现在发现苗头觉得不错,可以一试,至少不是我们现在发行消费券带来很多的负面作用,明显看那就不行,那就不能搞,但是现在不是这种情况。所以还是有利。我觉得是利大于弊,关键是怎么操作和怎么管理,这个也很重要。消费券的发放透明度比较高,再一个发放的程序比较科学等等等等,那么这些也是重要的条件。

刘尚希:其实不用拿什么钱,只是花点成本,印发一些旅游券到北京发放,拿了这个券到苏州去旅游,你要旅游的话,你要坐车,要住宿,要吃饭,对当地政府来说,税收增加了,对苏州当地的老百姓来说就业岗位增加了,他给你创造了收入。所以他根本不需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补贴到这里,他就是用这个券实际上相当于商场采取的那种打折的那种方式。一个打折券给你,说到苏州去旅游去,它有多重效应,先宣传苏州,再一个鼓励到我那个地方去玩,那样的话,他的就业就可以扩大,他的GDP可以增长。当地的老百姓的收入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以增加,带着多层效应,他的点子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主持人骆新:我想刘所长慢慢已经在透露一个信息,消费券将变得越多越滥。

刘尚希:当你都搞的时候那就不行了,这个往往是对一个创新的人他能得利,如果是再有一个城市去模仿,不一定有那个效果了,什么东西都是第一个做。所以为什么因地制宜呢?也是这个道理,要是什么都没有玩的,谁到你那儿去,苏州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其他城市比不了。

刘尚希:中国扩大内需不能光靠消费券。一个“光”字就偏了,不能光靠这个东西。但是其他措施你发消费券能够并举,这个并不矛盾,不冲突,这样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跟中药一样它要配几味药在一起,相互作用药效果就要出来了,单独一味药可能效果就不行。它是一个道理,多种政策,多管齐下,多种手段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主持人骆新:家电下乡,这是不是财政部做的事?

刘尚希:家电下乡有这种情况,现在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有的地方对家电下乡宣传不够,老百姓不知道,农民不知道。像陕西那个地方,山西有的是连水都喝不到的地方,你说那种地方怎么搞这个。信息比较闭塞,但是现在好的地方还是有很大的实际效果。我所知道的,像湖南,前几天打电话,我们一个亲戚就买车了,他有补贴,他省了一笔钱,对他来说,这个时候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合适,他赶紧就买了一个车,他可以跑跑运输,还有其他地方整体来看,效果也还是不错。当然至于说你买什么,有的可能买彩电,有的可能买冰箱,有的可能买手机,有的可能买摩托车,各种各样的,各自的选择。现在因为家电下乡的范围是很大的,这样选择的范围也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来说,效果我觉得还是有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没有别人做过,外国没有做过,这完全是根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是一个创新性的举动。

我觉得当前这种情况下,不是说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有的地方做得腐败,把消费券一棍子打死,底下都不去搞了,我觉得这个大可不必,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你们的财力的状况觉得有作用,你们可以创新性的去尝试,我就是这么一种态度。有作用总比没有作用强。

刘尚希:事实证明这样的一项政策它需要一系列的管理方面的创新,现在应对这个危机,最重要的就是要创新。观念要创新,思维要创新,政策手段要创新,管理上也要创新,不创新的话,根本没法儿应对。

邓聿文:我很赞成华中师范大学贺雪峰的一个观点,农民现在本来已经很穷了,拉动内需不能往农民身上打主意了,家电下乡就有点往农民身上打主意的味道。

刘尚希:这不叫打主意,实际上是给你补贴,你自己选择,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实际上这种补贴的方式不是针对揭不开锅的那些人,是有一定的收入,他有消费意愿,但是这种消费的意愿处于犹豫状态,处于临界点,99度的水差1度,这个时候再加把火就变成开水了,现在是对于这些临界点的人群而言的,这个不能叫打主意,好像掏它的腰包似的,现在99度,政府再加一度,开了。这个事情就成了。在这一部分有一些产品卖出去了,它的消费意愿也满足了,我觉得这个不能从平均的角度来说,从普惠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要去买,所有的人都受益,那是不大可能的。

刘尚希:他现在买一个车,跑两三年然后把它卖了,那个时候油价涨就涨去吧!我抓住眼前这个机会。

主持人骆新:政府补贴有没有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可持续性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长不了的。

刘尚希:本来就是权宜之计,你怎么能指望它长期发下去呢?消费券本身就是一个在特定情况下,在当前的危机状态下采取的措施。你平时经济景气,大家腰包鼓起来了,收入增加了,这个时候有必要采取这种措施吗?所以我们都要根据当前的背景考虑问题。

刘尚希:其实从根本上来说,针对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就业是很重要的,因为你没就业就没有收入,但是我觉得,在就业的同时,收入分配的调整是最关键的。你看我们以前农民工都有工作可做,都找到工作了,就业很充分,但是也没钱,我们消费力这些年不断的下滑,为什么呢?他说没钱,那个钱现在都到企业去了,有的时候到政府去了,就是说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这些年来是下降的。如果说这种趋势不扭转,你要扩大内需,那没有指望。

来源:腾讯  新闻中心  2009年03月10日

http://news.qq.com/a/20090310/002299.htm

话题:



0

推荐

刘尚希

刘尚希

11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湖南人,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关注公共性问题,尤其注重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角度来观察研究经济、社会问题和宏观政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