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新预算法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刘尚希 | 2014年10月29日
在相关法律制度处于不断完善过程的同时,依法治国理念的实现还需要提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并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真正将相关制度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
陷入误区的省直管县改革
刘尚希 | 2014年07月10日
当前的省直管县改革陷入了误区,目标设定模糊,未充分考虑国情,不利于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与促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相吻合
FATCA:美国给全球规定协税义务
刘尚希 | 2014年07月03日
自美国2007年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到处救援,钱袋子日渐瘪了,赤字达到战后新高,债台高筑,已经占到GDP的100%了。找钱,成了美国政府的头号任务。尽管美国人意识到纳税与死亡一样难以避免,但美国人也并非那么情愿,逃税避税也很普遍。尤其是世界上那些“避税天堂”更是成了避税者的乐土。2009年4月G20金融峰会上,避税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议题。G20只是议论一番,发个声明了事,而美国却采取了实
应高度关注税改中的风险
刘尚希 | 2014年07月01日
与技术创新一样,制度创新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深化税制改革,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也莫不如此。只有正视税改中的风险,并为此做好准备,才可能避免税改受阻,使税改顺利推进。 识别税改中的风险点,是有效管理税改风险的前提。那么,当前税改中的风险点在哪里呢?这涉及到如何判断风险的问题。风险总是与改革目标、条件和实施路径及方法联系在一起,离开这些基本要素,税改风险无从谈起。 把税改放到全面深化改革这
税改的三类风险
刘尚希 | 2014年06月19日
从风险而言,税改风险来自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领域。对税改过程的不确定性传递所产生的不同类型风险做出评估,是保障税改成功的前提条件
税收是一种先天的存在
刘尚希 | 2014年06月07日
税收之于社会,就像光之于自然,是一种先天的存在。有大自然,就有光;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税收。正像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与税收是不可避免的。税收是人类社会的天然构件,看似是人为的产物,实质上是自然形成,与人类语言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是类似的。这源于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一是个体的,二是群体的。这两种存在方式也是人作为地球上一个物种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人个
复杂的经济与复杂的改革
刘尚希 | 2014年06月05日
当前改革的复杂性是过去的数十倍,迫切需要一个融合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并着眼于整体和长远的改革理论来指导
让地方自主发债不是唯一选项
刘尚希 | 2014年05月23日
以地方政府名义自主发债,尽管透明度提高了,但并没有从机制上解决借、用、还脱节的问题,由此可能扩大地方债务风险。需要多样化融资途径
地方税改革应充分考虑国家治理架构
刘尚希 | 2014年01月05日
从长远看,我国的地方税需要从财政体制意义上的地方税逐步向法律意义上和应然意义上的地方税过渡,以使地方税更适应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双重需要
刘尚希
113篇文章 3666天前更新
湖南人,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关注公共性问题,尤其注重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角度来观察研究经济、社会问题和宏观政策。
税收助力新常态:良法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