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眼前看,两者之间确实有矛盾。但保护劳动者权益是扩大内需的一项制度基础,如果工资的比重不能逐步提高,扩大内需就失去了根基,保就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关键是如何把“度”把握好。从温家宝总理替农民工讨薪开始,劳动者的权益受到重视,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才不是像以前一样掉得那么快。正是因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老板才不会拖欠工人工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农民工手里才有一些钱,才有了今天农村的消费,家电下乡也才能产生效果。假如说,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依然如故,低薪、欠薪、赖薪的状况没有一点变化,今天的消费将会更糟。

有的提出要取消最低工资制,这是短视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必须扩大消费。只有扩大消费,才能带动民间投资,经济才能健康复苏,就业岗位才能真正的增加。扩大消费,要靠什么?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的意思不是现在工人工资马上要提高很多,但至少要保护其应有的权益。不能以牺牲劳动者权益的办法来保企业、保就业。如果这样做,那将是饮鸩止渴。

十七大报告提出,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要逐步的有所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要提高。我觉得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增长,这两个比重要逐步提高,这是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非常重要。我觉得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至少不应降低。如果在当前这种应对危机状况下,这两个比重再进一步下滑,那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持续性就值得怀疑了。

《21世纪》:现在虽然经济统计数字还相对好一些,但大家觉得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步伐依然迟缓。为什么?

刘尚希:这与前面提到的另一项两难选择有关,即保企业和调结构的矛盾。从道理上来讲大家都明白,现在要调整产业结构。但因为就业的压力非常大,失业的人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地方政府就提出来“保企业”这么一个口号。如果不分良莠所有的企业都保住了,结构就没法调整。因为危机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调整,就是要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企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细胞需要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国民经济的活力,使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企业的力度越大,调整结构就越难实现。

我觉得现在关键不是去保企业,而是要形成好的市场环境,不断有新的企业诞生,那么照样可以实现就业岗位的增加。所以,“保就业”不一定非要通过“保企业”的办法来实现,这不是唯一途径。

《21世纪》: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是否造成了对私营部门的挤出效应?

刘尚希:这又是一个两难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总量是一定的,政府配置的资源量扩大,就意味着市场配置的资源量要减少,就会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经济的复苏,最终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不可能通过长期的强烈刺激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政府扩大投资,市场反映当然效果有一些,但相对来说比较小。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的是上游产业,像钢铁、水泥。假如我们把整个社会的产品分为两类,一个投资品,一个消费品,那么投资拉动的是投资品,投资品很多都是上游企业;消费品要靠消费,消费品的生产都是在下游企业。所以政府在扩大投资的时候,拉动的是上游企业,下游企业靠什么来拉动?现在这个力量相当弱小。

民间投资靠什么拉动?消费。只有消费才能拉动民间投资。产业链是从下游产业传导到中游产业,再从中游产业传导到上游产业。现在上游产业发展力量较强,而下游产业发展较弱,这种情况下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胡敬艳  北京报道  2009-4-25

话题:



0

推荐

刘尚希

刘尚希

11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湖南人,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关注公共性问题,尤其注重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角度来观察研究经济、社会问题和宏观政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