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微观领域,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投资、融资、转型或扩张,都离不开对风险的测试评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本能。而在宏观领域,公共风险管理还十分薄弱。究其原因,是用宏观调控替代了公共风险管理,从而造成了后者缺位,同时加重了前者的负担。

宏观调控是在宏观经济濒临危机状态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以避免公共风险越过临界点转换为公共危机。例如2008年底采取的以4万亿投资为主要措施的扩张刺激政策,就是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当前的所谓楼市新政,就是针对房地产业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房地产业泡沫,避免对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威胁。应当说,这些都是针对特定公共风险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而2008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时,政府对金融机构给予大幅度的救援,甚至采取国有化的措施,以避免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显然,美国采取的措施不是宏观调控,而是危机干预,是针对危机状态采取的紧急措施。不难看出,宏观调控和危机干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不应混淆。对我国来说,无论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2008年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都只是对我国带来了巨大公共风险,表现为经济增长滑坡、失业率上升,但并未出现经济负增长、大面积破产、大量失业这样的危机状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地化解了经济公共风险,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

而作为宏观管理的核心,公共风险管理在我国是缺位的。例如在全球化过程中,强大的外需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更为明显。例如,2003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10.1%10.4%10.7%,而同期的内需却在不断地萎缩,同期的消费率为56.8%54.3%51.8%50%面对这种状态,政府隐隐约约感觉到风险的来临,因而采取了抑制防止经济过热的措施,2007年底正式提出了“双防”(防过热和通胀)的宏观调控方针,并一直延续到2008上半年。20083月份两会期间,一位部门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双防”。由于公共风险管理缺位,被宏观调控所替代,因而只是看到了可能过热的风险,而没有看到内需萎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脆弱性风险。引导宏观调控的经济指标都是一些短期性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信贷投放快慢、投资增长、物价指数等等,更深层次的长期公共风险容易被注重短期公共风险的宏观调控所屏蔽。现行宏观调控的理论实际上是以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宏观分析框架为基础的,而且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方式来干预经济的,对长期公共风险和一些根本性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宏观调控的能力范围。公共风险管理管理的缺位,极大地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压力,也时常扭曲了宏观调控,致使宏观调控不断变化,甚至是急转弯。宏观调控不断变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加剧了经济波动。像电力、猪肉,时而多了,时而少了,就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其实,产业发展不是宏观调控的任务,而是宏观管理的任务,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清晰的产业政策来引导经济结构,从而规避长期公共风险。

总体来看,宏观调控、危机干预与公共风险管理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东西,各自不能缺位、越位,而是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宏观调控的特征是“相机抉择”,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其目的是“化解”公共风险,避免转化为现实危机,注重短期。危机干预的特征是“力挽狂澜”,针对已经出现的危急状态采取措施,其目的是“遏制”公共危机,避免危机扩散、恶化导致社会出现系统性的崩溃,注重眼。而公共风险管理的特征是“常态化”,针对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状态采取措施,包括公共风险监测、战略规划和常态措施,其目的是“防范”公共风险,避免风险累积而造成危机,注重长期。

用短期的宏观调控来取代公共风险管理的这种状况是已经到应改变的时候了。

话题:



0

推荐

刘尚希

刘尚希

11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湖南人,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关注公共性问题,尤其注重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角度来观察研究经济、社会问题和宏观政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