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09年03月27日 11:24

“明晰支出责任”乃破题之举

“明晰支出责任”乃破题之举 ——从河北省实施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试点谈起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尚希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财政体制改革的点题一笔。河北省实施的关于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试点(本报12月19日报道),则是依据“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破题之举和有益探索。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奉行“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27日 11:21

应对危机,积极财政政策不应仅是经济政策

胡敬艳    ——专访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金融危机的阴霾依然徘徊在世界各国的上空,没有丝毫消散的迹象。在这场消灭财富的战争中,失败者既有穷国,也有富国;既有穷人,也有富人。随着在危机中消失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人们的意志与信念。

应对危机,各国政府费尽心机。诸多的经济学家和政府智囊们,绞尽脑汁,寻求破解危机的妙方。

于是,对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被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对此,各国政府有着不...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27日 10:55

地方发债的时机选择与发展前景

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地方债成为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视为拉动内需的直接有效的措施,也被看作是破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一剂药方。这是继1998年以来,中央第二次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在发行机制、分配方式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此次发行的地方债券究竟是一项应对危机的临时性政策还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根本性改革?地方债务的风险究...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44

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是根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以及由此流行开来的政府干预主义就是围绕就业问题而展开的,故而在西方国家实现充分就业一直是政府的最重要目标。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今年前不久法国出现的骚乱就是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对具有13亿人口的我国而言,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就...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41

明晰支出责任:“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具体化

财政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到底如何改革,社会上有很多的探讨,也有很多的争议。其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给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了深刻的内涵,是总结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三十年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今后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的指针。河北省实施的关于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40

公共财政与宪政

作为国家公器,财政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其与宪法、宪政的关系上,对西方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历史地形成的,也是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民族、文化和地缘环境中逐渐进化而成的。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至今仍未停止。这喻示着它们各自选择的通往财政改革理想的现实之路也必然有着重大不同。

从历史长河的一幅幅定格画面来看,西方国家的财政是宪政的...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38

当前经济、社会政策应聚焦到消费上来

国民消费率低下,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毋须争辩的事实。从纵向来简单勾画一下,不难看出,我国的消费率是不断下滑的。1978—1992年,消费率都在60%以上,其中1981年达到67.1%,这也是改革开放29年中消费率的最高点;1993—1998年,其消费率降到了60%以下,但相对平稳,这5年的消费率都在58%—59%;1999-2001年,消费率曾经又上升到60%;2002年之后,消费率快速下滑,2006年降到了50%,这与消费率历史最高点的1981年低了17.1个百分点,也...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36

资源税改革应如何定位?

资源税改革何去何从,关键在于对资源税如何定位?

早在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当年国家预决算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开征资源税的问题。1984年,对开采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开征了资源税。当时征税范围仅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产品,后又加了一个铁矿石。1994年税制改革时,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并将盐产品纳入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同时取消盐税。尽管之后对一些税目的税率做了调整,但资源税的整体框架...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35

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目标、思路与建议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比预想的要严峻。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投资、税收、补贴、货币、信贷、担保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就总体而言,政府的应对是及时的,措施也是比较适当的。但当前的政策主要侧重于化解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而对导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滑坡的内因估计不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内经济越是脆弱,国外危机的影响就显得越大;相反,国内经济越是健康,国外危机的影响就越小,而不论国外...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3:32

农民能力建设、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公共服务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

农民能力建设、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公共服务,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句话非常通俗,但表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什么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离开了人一切都是空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资本转移到了人力资本。在大家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可以找到这样的经典论述――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其中人...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1日 10:21

改革成效要以国民的“消费状态”来衡量

消费不只是一个宏观经济变量,也不只是一种行为选择,而且还是一种“状态”。国民“消费状态”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足还是不足,即在既定生产水平下消费的相对满足程度;二是消费差距的大小,即消费的平等性程度;三是消费的保障性和安全性,即消费风险的大小。“消费状态”是多量纲的组合,直接反映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实际上是从人这个主体出发,对生产或经济增长的多角度测绘。按照一般原理,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改革...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0日 17:28

中国:生产与消费为什么脱节?

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是生产与消费日益脱节。这无论与世界各国比较,还是与我国自身来看,都表明这种脱节状况在加剧。我国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国民消费率却相当低,2006年的数据是50%,这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005年为78.8%),也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2005年为69.7%)。与过去比较,呈现不断下滑之态势。在改革开放的最初三年,我国消费率是明显上升的,1980年比1978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这一直持续到...

阅读全文>>
2009年01月20日 17:04

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

长期来,我们对税收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说,税收来自于老百姓,经过预算分配,最终也用到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方方面面。这句话从社会整体意义上恰到好处地说明了税收的来源和用途。

其实,我们对这句话的顺序稍作调整,则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纳税。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会使人的“痛苦指数”上升,不然,就不需要税收征管机构了,偷逃税的现象也不会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