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6月12日 23:15

23万条“个税意见”代表了“什么样”的民意?

4月25日起,全国人大网站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个月时间以来,个税备受关注,至5月31日征求意见结束,已收集意见23万多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超过以往20部法律草案总和。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承载着民意,应予以充分重视。

走群众路线,开门立法,让广大纳税人提意见,这是一件好事。哪怕意见很“情绪化”、“不理性”、“非专业”,也不要紧,体现了大众参与意识,是对国家决策的...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5日 00: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挥什么样的调节作用

 

从这次个税调整的设计思路来看,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三个特征,即“削高、减中、补低”,或者说在这三个方面发挥个税的调节作用。

一是“削高”。不断扩大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有损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也妨碍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个人所得税“削高”的调节作用,是社会的普遍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参与者的合法收入“上不封顶”,市场机制本身就是鼓励社会大众通过公平竞争致富,积累越...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31日 15:55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在收入分配上做文章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扩大,根源就是政府推动的改革不彻底,甚至扭曲变形了,没有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公平的发展机会,导致了严重的机会不平等。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公共服务的提供,即公共消费的不平等。

单从农民工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与城市居民比较就能看出来,农村里至今仍有不少文盲。第一代农民工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可以理解,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还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没法理解了。享用的公共消费不平等,就造成...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27日 10:50

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

1.收入差距不等于贫富差距。

在许多讨论中,“贫富差距”与“收入差距”时常通用,但实际上二者有重大区别。贫富差距包含了收入差距,但不只是收入的差距。仅仅讨论收入的分配,那只是针对某一个时期的经济成果做静态的分析,难以看清楚导致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机理是什么,很容易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路径归结为对现有成果分配的再次分配上。对现有经济成果分配的再次分配,静态看是有效的,但只是“一次性有效”,无法改变贫富差...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1日 22:58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从经济、社会视角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本质概括。作为全党行动指南的邓小平理论,他的这一理论(邓小平的三大理论之一)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尤其是对我国而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来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06日 11:40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预有四大变化

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依据国际国内的财经形势综合分析得出的判断。但这并不等于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运用好财政政策,使其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预期将会...

阅读全文>>
2010年09月04日 23:44

政府帮扶中小企业,应重在提升能力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不需要过多的理由阐述,单从激活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就业来看,扶持中小企业就应是政府的一项公共责任。

  但关键是政府应如何来支持中小企业,并通过政府的支持真正实现中企业的发展壮大。放眼世界各国,政府支持的主要手段离不开财税。运用财税手段的实质,是替中小企业分担风险,包括创业风险、融资风险、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开拓新市场的风险等等。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具有高成...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26日 01:02

楼市新政、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职能

对土地财政的各种诟病,都是从过快上涨的房价牵扯出来的。有的甚至认为,土地财政是房价飙升的推手,似乎背负着某种“原罪”。假如房价平稳,所谓“土地财政”这个概念都不会提出来,更不会有关于土地财政的各种指责。可现实中没有假设,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弄得那些还没有购买住房和准备改善住房的家庭望“房”兴叹。房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从民生问题演变为一个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与房价相伴随的社会舆论压力,终于催生...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17日 22:06

重新认识消费:从私人消费到公共消费

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共识。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说我们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行了,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代替。那么,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不行了呢?其实高度概括为一点,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与消费相背离,经济蛋糕越做越大,而最终消费的份额倒是越来越小,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一旦背离了消费,也就是背离了人自身。要说消费与人的关系,大概世界上再也没有比...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15日 22:23

资源税改革应定位在控制公共风险

资源开发使用中的公共风险日益扩散

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公共风险和危机,有甚至已经演变为危机。一些资源性城市,因资源的发现而兴,也因资源的枯竭而衰。由于当年没有从资源开发的收益中建立资源补偿储备基金,资源枯竭性城市面临着转型的巨大风险。在资源开采、运输、使用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各种地质灾难等等,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例如,煤...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06日 23:41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PPP的有效载体

按语:下文是《21世纪经济报道》周慧兰女士采访本人的一篇采访稿,文中表达了我对当前关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一些看法,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与报纸上的内容不尽相同。

《21世纪》:据了解,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资平台等方式过度举债已接近极限,债务率已高达150%以上,个别县市债务率已经超过400%。您如何评价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状况? 

刘尚希:政府预算包括四块: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社会保障...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28日 23:37

民营经济如何走出瓶颈性阶段

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或者说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刚才各位谈得非常好,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在现阶段,面对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政府应该做什么?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觉得今天讨论这个问题,主要应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帮政府出出主意。

首先应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现在的民营经济到了一个什么阶段?老曹说了,到了一个新阶段,我看这个会议主题中也讲了,我也觉得民营经济确实是进入了一个...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24日 22:07

宏观调控、危机干预与公共风险管理

在微观领域,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投资、融资、转型或扩张,都离不开对风险的测试评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本能。而在宏观领域,公共风险管理还十分薄弱。究其原因,是用宏观调控替代了公共风险管理,从而造成了后者缺位,同时加重了前者的负担。

宏观调控是在宏观经济濒临危机状态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以避免公共风险越过临界点转换为公共危机。例如2008年底采取的以4万亿投资为主要措施的扩...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16日 22:43

我国个人所得税面临的困境

尽管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税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约7%,但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税种。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分配调节功能被寄予厚望,并被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就是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分配调节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只要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被发挥出来,我国的分配差距就不会这么大。近几年来,关于个人所得税掀...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09日 00:27

追求“确定性”(五)

不确定性、公共风险与风险理性

人类在不断地创造历史,但却不能决定历史的进程。河水总会向低处流,可它不能决定河流的走向。具有普遍性质的不确定性使人类在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限制,理性时常会失灵。

然而,人类文明的进步却离不开理性的力量。追求确定性,这本身就是人类理性的一种集中表现。理性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构建确定性世界的能力,并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规划设计为基本要素。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知识给...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01日 23:07

追求“确定性”(四)

科技与制度:追求“确定性”而形成的结果

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活动,归结为一点,都是在追求确定性。人类的认识活动,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都是试图从不确定性世界中发现确定性——即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存在的规律或规则。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也都是利用特定条件下存在的规律或规则,寻求人类自我存在的确定性。这个追求确定性的过程,是同时从两个基本面展开的:自然与社会,但又交...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4日 09:11

追求“确定性”(三)

追求“确定性”是人类的心理本能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确定性”。偏安于小小地球的人类,幻想着永恒的存在,在观念中构建了一个确定的世界。追求存在的确定性是人类的永恒终极目标。无论从个体来说,还是就群体而言,莫不如此。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术,到对“万岁”的集体呼喊;从柏拉图对爱的理解(对永恒、不朽的渴望),至现代社会对永续发展的追求,都是在寻求个体存在、集体存在、秩序存在、文明存在...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2日 17:26

追求“确定性”(二)

世界观的变迁: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不少人相信,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就像自然规律,在操纵人的命运,决定人生的悲欢离合、磨难与幸福、失败与成功,福禄寿的多寡与个人的主观努力无关。但也有不少人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努力奋斗,勤勉有加,可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前一种看法是宿命论的,找人算命看前程的人持有这种观念;后一种看法是非宿命论的,认为主观努...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19日 13:15

追求“确定性”(一)

人,不论干什么,都是在追求确定性。成功、幸福、爱情、金钱、权力、地位等等,没有人不希望拥有。拥有的,也就意味着是确定的。雇员追求的是稳定的岗位,避免的是难以预料的失业;商人追求的是确定的利润,规避的是市场风险;政治家追求的是确定的统治权,规避的是失去权力的风险;学者追求的是确定的发现,排除各种可能的错误,如此等等。尽管社会不同主体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各不相同,但极度抽象言之,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概念:确定...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13日 19:40

民生、住房公平与房产税

民生是当今流行用语,从老百姓到政府官员、到学者,都在谈民生。应当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民生不能成为空谈,不能仅仅是到处贴的标签,而应当有实际的内涵和载体,并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民生落地了,社会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那么,什么是民生呢?

民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民生作为一种基本价值的独立表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保障基本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社会价值基础。放...

阅读全文>>